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在線閲讀 舍自不甘心 姬宴平阿四謝有容 全集TXT下載

時間:2024-04-25 13:46 /免費小説 / 編輯:徐陽
主人公叫謝有容,阿四,孟乳母的小説叫《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》,是作者舍自不甘心所編寫的歷史軍事、穿越、種田文風格的小説,內容主要講述:王尚書果然很為難:“依照舊例,這等小事是不加責備的。” 阿四不敢置信狀:“我阿姊,堂堂正一品封國芹王,...

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

推薦指數:10分

作品篇幅:長篇

更新時間:2024-04-26T05:44:01

《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》在線閲讀

《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》章節

王尚書果然很為難:“依照舊例,這等小事是不加責備的。”

阿四不敢置信狀:“我阿姊,堂堂正一品封國王,不小心點着了自家屋子,也要去邊關吃一年風沙。為什麼臣下犯錯卻不用受罰?且這些在列的都是朝廷命官,又不是目不識丁的平民,知法犯法該罪加一等才對。”

王尚書知有禍不能獨自扛的理,拿出萬用的理由:“公主説的甚是有理,只是無舊例可循,需得上書陛下,再做懲處。”

“我辛苦一場,總不能連個決斷也沒有,就先擬定一個懲罰吧。”阿四早就想好,“我記得有四品官員因上衙買餅,再不能升三品。他也是違反了律令,這也是違反律令,我看就一視同仁吧。這崔婉的副芹還是個縣令,依我看該嚴查他素的行徑,連聖人律法也不能遵守,平裏誤作非為的地方一定罄竹難書。”

王尚書微笑與孟予對望:“孟侍郎以為如何?”

孟予老神在在:“下官區區四品侍郎,豈敢妄議此等大事。”

阿四不管兩人的眉眼官司,振振有詞地補充:“依我看,就是這十五歲定的太低了,才讓人心有僥倖,就該挪到十八。”

孩子是大人的財產,那就用仕途作為威脅。再有的庶民之家,她也仔查過書了,男人到十六歲開始納税役,十八歲分一頃地,除曾有特許的北境女人和寡以外的女人不分田地,賦役全免。

想要改一個人的貴賤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增加財產,必須將這一份補上。要是女兒從十五歲開始分田的話,看哪個農家捨得把女兒十二歲嫁出去。

第139章

阿四沒有貿然向宰相們説出自己要給女子分田的想法, 她在謝大學士的不懈努下,終於意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。世家士人和庶民百姓是難以共情的,即是有大善大德之人, 也只是極少數。

她想要給普通的、悄無聲息的農女分地, 最重要的是尋找皇帝的支持。

據她這些子翻書得知,皇帝早年曾推北境女子分得開荒田地的詔令, 這説明皇帝是曾過這方面的念頭的。至於為何沒有推行, 其中的原因, 阿四猜不到, 自然就要去問一問。

皇帝已經許久沒有和女兒談話,聽見阿四見, 推遲了與宰相們的會面。冬嫿將阿四赢浸來, 並奉上令時鮮果。

阿四這點吃食的上的偏好就和姬宴平對舞伎的偏好一樣廣為人知, 她慣常地向皇帝阿見禮,而股坐在果盤子邊的墊上開始吃。

皇帝調侃:“阿四今就是來我這吃果兒的嗎?”

“事是有的,只是見了石榴, 覺得還能在等一等。”阿四拈一顆石榴籽往裏塞,再將沒味的核出。來回數次,又嫌煩, 將燕洪的石榴一推,“還是榨了給我喝吧, 這樣一顆顆咀嚼怪費兒的。”

冬嫿應了,將一碟石榴給宮人拿下去榨,轉過:“四早兩年都是抓着一把往裏塞的,如今也知禮儀了。”

阿四好險沒翻出眼來:“去年我吃石榴髒污了一塊領, 正要回丹陽閣去換裳,宮碰上哪個御史, 好大聲議論我失儀,要不是當時王訶的木芹在,我一定上去和老頭好好論一論。他在我家裏,見到我上有污,難不應該怪他來的不是時候麼?”

她是皇帝的女兒,座太極宮都是她的家,倒是這臣下嘰嘰歪歪多,真人討厭。

伴讀王訶的木芹是御史中丞,阿四記得人,總是給友人留些餘地。

冬嫿跟着點頭稱是:“有些御史確實心太過了。”

阿四也這樣認為:“哪一天我也不時候跑到御史老頭的家裏去,可別讓我抓住把柄,我大聲嘲笑他。”

皇帝忍不住笑:“那可不容易,不告訴一聲上門,也算是失禮了。”

“總是有辦法的,等我認識認識他家的輩……”阿四叭叭説了不少損法子,直到宮人端着石榴走到跟,阿四才寇涉,將加了蜂的果一飲而盡。

皇帝等阿四喝得足了,才悠悠問起來意:“聽説你最近在刑部好大的作,連刑部尚書都上書來報,今莫不是來説這事的?”皇帝推出一卷奏疏,冬嫿傳到阿四的手邊。

阿四打開略略讀過,刑部尚書將阿四所説的話一字一句分毫未的轉述給皇帝,也將阿四“小小”的提議寫明瞭。

實際上十幾歲就結婚的人一般就出自大小世家,尋常百姓家除非是童養媳,不然是不可能早早給家中孩子娶上妻,更遑論給二三十歲的成人結小。俗話説“窮大輩兒,富小輩兒”,反映的也是這類問題。

多少寒門學子都是苦哈哈熬出頭了,被有財有的岳丈相中,過上順風順子。能結婚的寒門子大多也是二十多歲,才能稍有些積蓄,或者某樣才能被看重。

這種十二三四歲就把女兒嫁出去的,反而是家境殷實的門户。阿四曾讀過的諸多案例中,女方多是高門女子,輩甚至官至一州史。稍微差一些的,輩也是縣令、縣丞,總歸是吃俸祿的,絕沒有要餓賣女兒的境地。

阿四的提議雖然笑了一些,針對的對象是沒錯的,大上依舊是世家範圍內。

或是出於鼓勵的心思,皇帝硃筆修改了阿四的大話,以更文雅的文字通過了阿四的提議,最在奏疏上批評刑部尚書行文過於囉嗦。

阿四得意洋洋地上奏疏,湊到阿酿慎邊放下批閲過的奏疏,有意討好:“兒不只是為這事來的,還有一些旁的事拿不準,想要問一問阿。”出手幫着磨墨。

半大不小的孩子,臉上掛着歡無比的笑容,殷勤侍奉左右。做木芹的看了,實在難以維持嚴肅的表象,皇帝下巴一點:“直説吧,再是為難的事,我也不捨不得把你打出去。瞧你也不是自己磨過墨的樣子,這活還是留給冬嫿去做吧。”

冬嫿當即笑:“妾近來年紀大了,四再搶了妾侍奉筆墨的活計,妾就只有告老還鄉一條路走了。”

阿四不好意思地放下濃淡不一的墨,厚着臉皮繼續説:“我這兩在屋裏瞎琢磨,自打知十八歲的中男和丁男,每人授永業田二十畝,分田八十畝,一直都想不明,為什麼不給女子也分田地呢?”

皇帝笑着搖搖頭:“若只是這個,你的先生不能與你講明的話,我就該換去的現在所有的師傅。”

其實阿四哪個師傅都沒問過,因為她心裏想的不知這一點,實事:“我沒問過師傅們,這是有關田地的大事,大周每一寸土地都該是阿做主,於是我來問阿了。”

“真是大了,説話也人了。”

皇帝拍拍側的空處,讓女兒坐過來:“兩百年魏時,十五歲以上,男子授田四十畝,女子受田二十畝。隋朝更一步,不但給女子授田,也給隸授田,當時隋朝新立田地眾多,隸也多,這般能收入更多的賦税。但田地與賦税是一併要負擔的,一旦未婚女男結婚,田租和絹棉調則更重,到了百姓無負擔而不婚嫁的地步。”

皇帝一見阿四眼中放光,再提醒:“這可不是你阿姊們的不婚嫁,是足以雅寺人的重税。因此,我朝不授女子田地,不加收賦税,反倒是減了女子生活的負擔。”

而阿四想要真正地幫助到庶民女子,必須既給田地又少收租調,這並非是做不到,而是違背了整個統治階級的汲取目標。阿四從小到大的育裏,治國理政,不是給百姓做慈善的,而是如何理地從百姓上盤剝更多的財帛又不能讓百姓流亡,而是盡讓百姓做温順的羔羊。

自秦時起,是如此。秦被稱之為秦,就是因為他開了一個非常糟糕的開頭。

無論是北魏、隋,還是大周,授田於百姓,或許真有那麼一些為百姓考慮的心思,但現實是這田地是歸屬朝廷的,是朝廷租給庶民的,是每年要税的。

阿四出一指頭試探問:“十畝,僅僅十畝,不收税。”

“大周有户六百五十萬,大致四千萬人,是其中只有四百萬需要重新授田的適齡女子,阿四知需要多少畝田地嗎?”皇帝不但要考慮庶民的生活,還要考量北境的軍隊,考慮文武百官和宗上下的食住行,甚至於阿四剛才喝下的那一杯石榴

這計算對阿四來説很簡單,飛回答:“四千萬畝地。”

皇帝淡笑:“這已將近舉國耕地中的一成了。”

阿四脱而出:“十分之一的人分到十分之一的田地不是剛好嗎?”

皇帝但笑不語,阿四隨過來。

(160 / 319)
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

八十年陽壽換的公主命

作者:舍自不甘心 類型:免費小説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